第1部分 –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|
产品名称: | 柴油抗凝剂 |
更多信息保密 |
第 2部分 – 危险性概述 |
2.1物质或混合物的分类 | |
危险分类: |
急性毒性: 急性毒性分类4。 急性毒性: 急性毒性分类4。 吸入危害: 吸入危害分类1。 对水生环境的危害: 水生慢性分类2。 危险声明: 吞食有害。 吸入有害。 如果吞咽进入呼吸道可能会致命。 对水生生物有害,且具有持久性。 |
2.2标签要素 | |
标签危险成分: |
碳氢化合物,C10-C13,正构烷烃,异构烷烃,环烃,<2%芳烃 硝酸2-乙基己酯 |
象形图: | |
信号词: | 危险。 |
危险声明: |
H302+H332如果吞食或吸入有害。 H304吞咽进入呼吸道可能致命。 H411对水生生物有毒害性,且具有持久性。 |
防范说明: |
P260请勿吸入蒸汽。 P280佩戴眼部/面部保护装置。 P273避免释放到环境中。 P302+P352如果在皮肤上:用大量的水和肥皂清洗。。 P301+P330+P331如果吞咽:漱口。不要催吐。 P304+P340如果吸入: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中,保持舒适的呼吸。 P314如果感到不适,请就医。 |
特定混合物的特殊标记: |
EUH044密闭加热有爆炸危险。 EUH066反复接触可能导致皮肤干燥或开裂。 |
2.3其他危害 | 混合物中的物质不符合REACH附件十三规定的PBT/VPVB标准。 |
第3部分 - 成分 / 组成信息 |
CAS号 | 化学名称 | EC号 | Index号 | Reach号 | 含量% | GHS分类 |
成分含量保密 |
第4部分 – 急救措施 |
4.1急救措施说明: | |
一般信息: | 急救员:注意自我保护!将人员转移到安全的地方。不要给失去知觉的人或痉挛的人吃东西。 |
皮肤接触: | 用大量的水和肥皂清洗。立即脱掉所有被污染的衣服,并在重新穿戴前清洗干净。如果有症状持续存在,请寻求医疗建议。 |
眼睛接触: | 如进入眼睛:小心地用水冲洗几分钟。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,取出隐形眼镜,继续冲洗。如果眼睛有持续的刺痛感:请求医就诊。 |
食入: | 不要催吐。观察呕吐发生时呕吐物吸入的风险。无论如何都要联络医生! |
吸入: | 将伤者转移到室外,保持呼吸顺畅。在有疑问的情况下,或当症状持续存在时,寻求医疗建议。 |
4.2重要的症状和影响,包括急性和慢性 | |
头痛、恶心、头晕、疲劳、皮肤刺激 | |
4.3需要立即就医和特殊治疗的迹象 | |
对症治疗。打电话给毒症中心。只有在几个小时后症状可能出现。 |
第5部分 - 消防措施 |
5.1灭火剂 | |
适用的灭火剂: | 水雾、泡沫、二氧化碳(CO2)、灭火粉。 |
不适用的灭火剂: | 大功率水射流。 |
5.2物质或混合物引起的特殊危害 | |
可能会出现不同毒性的不完全燃烧和热分解气体。对于含氢产品,如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、醛和烟尘。如果在高浓度或封闭空间吸入这些物质,可能会非常危险。 | |
5.3对消防员的建议 | |
如果发生火灾和/或爆炸,不要吸入烟雾。如果可以安全地将未损坏的容器从直接危险区域移走。发生火灾时:佩戴自给式呼吸器。 | |
附加信息: | |
使用喷水器保护人员并冷却危险容器。单独收集受污染的灭火水。不允许进入排水沟或地表水。 |
ICTS 沪ICP备13007936号-1 中国·上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