产品名称: | 枧油 |
化学名称: | 环氧乙烷 |
GHS-分类: |
可燃性液体 分类1. 急性毒性(经口) 分类3. 急性毒性(吸入:气体) 分类3. 皮肤腐蚀/刺激性 分类2. 眼睛损伤/刺激性 分类2A. 皮肤敏感性 分类1. 生殖细胞突变性 分类1B. 致癌性 分类1A. 生殖毒性 分类1B. 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-一次接触 分类1[中枢神经系统] 分类3[气管刺激性] 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-反复接触 分类1[神经系统] 分类2[血液、肾脏、气管] 对水环境的危害 急毒性 分类3 |
|
GHS标签要素 | ||
危险性象形图: | ||
警示词: | 危险。 | |
危险性说明: |
极易燃液体和蒸汽。 吞咽会中毒(经口)。 吸入会中毒(气体)。 引起皮肤刺激。 引起严重的眼睛刺激。 可能引起皮肤过敏性反应。 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。 可能致癌。 可能损害生育力或胎儿。 一次接触致器官损害;可能引起呼吸刺激或者困乏,头晕等症状。 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致器官损害。 对水生生物有害。 |
|
警告说明 | ||
预防: |
P210 :远离热/火花/裸火/高温物体的发火源。—禁烟。 P377 :泄漏气体发生火灾的情况:只要不安全停止泄漏就不熄火。 P381 :如果安全能应对除去发火源。 P403 :在通风好的地方保管。 P301+P310 :咽下的情况:立即与医生联系。 P264 :使用后…要好好洗。 P270 :使用本产品时,不得饮食或吸烟。 P321 :需要特别的处理(看这个标签的...)。 P330 :漱口。 P501 :将内容物/容器丢弃... P304+P340 :吸入时: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,以便于呼吸的姿势让其休息。 P403+P233 :在通风好的地方保管。密封容器。 P261 :避免吸入粉尘/烟雾/雾气/蒸汽/喷雾。 P271 :只在室外或通风好的地方使用。 P311 :联系医生。 P321 :需要特别的处理(看这个标签的...)。 P405 :上锁保管。 |
|
反应: |
P303 + P361 + P353 如皮肤(或头发)沾染:立即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。用水清洗皮肤/淋浴。 P370 + P378 火灾时:用水雾,耐醇泡沫,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。 |
|
储存: | P403 + P235 贮存在阴凉处。 使容器保持密闭,储存在干燥通风处。 | |
处置: | P501 按照相关规定处置内装物和容器。 | |
其他危害: | 无。 |
化学名称 | CAS号码 | 含量% |
环氧乙烷的缩合物 | 75-21-8 | / |
皮肤接触: |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。请教医生。 |
眼睛接触: | 提起眼睑,用大量清水冲洗,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,取出隐形眼镜。继续冲洗。如发生刺激症状,立即就医。 |
吸入: | 立即转移至新鲜空气,保持呼吸道通畅。如果感觉不适,就医。 |
食入: |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喂食任何东西。用水漱口。请教医生。 |
适合的灭火剂: | 用水雾,耐醇泡沫,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。 |
危险分解产物: | 一氧化碳、二氧化碳。 |
特定方法: |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,并立即隔离150m,严格限制出入。切断火源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,穿防静电工作服。尽可能切断泄漏源。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/ 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,防止气体进入。合理通风,加速扩散。喷雾状水稀释、溶解。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。如有可能,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。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,修复、检验后再用。 |
个人防护措施,防护用具,紧急措施: | 有关个人防护,请看第8部分。 |
环境防范措施 : | 根据当地法规进行处理。 |
泄漏化学品的收容、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: | 放入合适的封闭的容器中待处理。 |
处理: | 有关预防措施,请参见章节2。 |
储存: | 贮存在阴凉处。 使容器保持密闭,储存在干燥通风处。 |
ICTS 沪ICP备13007936号-1 中国·上海